无血性 不军人
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,没有血性的军队不能叫军队。军人身体里流淌的血必须是热血,军人身上的这副骨头必须是硬骨头。正所谓,无血性,不军人!
1860年9月,在与清朝当局谈判破裂后,英法联军大约8千余人向北京发起进攻,目标首先指向北京东边的通州。驻防通州一带的清军有三万余人(其中骑兵约一万人),包括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所率马步队1.7万人、礼部尚书瑞麟所率京营8000人、副都统伊勒东阿所率马队4000人、署直隶提督成保所率4000人、光禄寺卿胜保所率京营5000人。
9月18日,英法联军推进到通州东南的张家湾,3天后,英法联军约8000余人在通州以西的八里桥与清军主力展开会战。但在4个多小时的战斗中,三路清军全部溃败,3万多清兵没怎么 “战”就 “逃”了(僧格林沁和胜保则是各自指责对方先逃)。此后,英法联军冲过了八里桥,占领了运河对岸。就有了后面百万清兵惨败英法联军的教训,就有了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。
当年的八国联军侵华,我们是输在武器装备吗?不!我们是输在血性,是输在胆气。
抗美援朝期间,志愿军的口号是什么?“雄赳赳、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!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,志愿军6个军没有一辆坦克,完全处于劣势的志愿军却打赢了一场“绝对不可能赢”的战争。松骨峰战斗,一个连的志愿军挡住了敌人几个师的轮番进攻。是什么让志愿军坚如磐石?毛XX的答案是:“美军不行,钢多气少”。
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,我们决不能得软骨病,必须要有血性。那么血性到底是什么?我认为,就是一股气!
一、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志气
不畏艰难、不惧艰险是军人血性的重要诠释。毛XX有两句诗生动诠释了我军官兵不惧艰险、气吞山河的壮志和英雄气概。
(共3879个字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